中国国粹,欧洲扬威!源自中国的麻雀在欧洲走红,不少国家每年都举行比赛,甚至有欧洲锦标赛,外国人打牌时都会用中文说「碰、吃、槓、煳」。一批在欧洲各国联赛的得主,日前更专程到湖北宜昌,参加第五届中国麻雀论坛及公开赛,与来自中国的选手一决高下。
上星期在一艘从宜昌出发的长江三峡游船上,举行麻雀论坛及公开赛。游船上放满麻雀枱,枱上埋头砌牌的选手中,不少都是红鬚绿眼的外国人,他们与来自中国的对手在四方城内斗智斗力。在会场也有外国人翻阅着他们的图文并茂的「麻雀秘笈」,筒子是「 Bing」、索子是「 Suo」、万子是「 Wan」,如何砌牌、摸牌、食煳都用他们的语言写出来。
来自丹麦、现任欧洲麻雀协会主席克莉丝汀森( Tina Christensen)称,目前在欧洲打麻雀的人越来越多,每年各个国家都会举行比赛,更有欧洲的锦标赛。像丹麦每年都会举办麻雀公开赛及锦标赛,参赛者打牌时都会用中文说「碰、吃、槓、煳」。欧洲麻雀协会亦编製麻雀选手排行榜,榜上有 500名玩家的名字。
为何外国人会迷上麻雀?到中国比赛的丹麦软件工程师托夫特( Martin Faartoft)称,麻雀的魅力在于机会率、组合,令每局牌都变化无穷,即使拿到一手烂牌,转眼间可以换成好牌。另一名玩家莱斯( Henrik Leth)则认为,打麻雀可训练分析思考,牌局中必须不断改变策略,以适应对手。
80后瑞典人 Rickard对本报记者表示,他学会打麻雀多年,大约每周都会与女朋友、家人等竹战一次。自称牌技「比初学者稍好」的他说,初学时最困难是认牌上的字、分出大子,而麻雀规则亦很複杂,特别是如何数分数,偶然他们都会简化规则迁就。
大部份欧洲人都是从日本漫画或电子游戏之中学到打麻雀,所以学习的规则都是日本规则,不过克莉丝汀森称欧洲麻雀协会近日以李安电影《色.戒》的打麻雀场面作宣传,并且每星期举行研讨会,以教导更多的欧洲民众,以健康、友好的方式享受打麻雀的乐趣。
来自世界各地 20多个麻雀协会的代表,在这次中国麻雀论坛上亦作出重要决定,就是规定日后正式比赛中使用的麻雀牌,高度要介乎 32至 42毫米之间,世界麻雀组织秘书长江选旗称,过大的麻雀牌对老年、个子小的选手不便,过小的牌则容易作弊。组织日后将修改麻雀比赛规则、计分方式,令选手要用思维取胜,而不是单靠运气取胜。